155 1658 0690
首页 > 行业资讯 >正文

金巍:文化金融,认识、实践和突破点



引言:文化金融的发展开始受到文化和金融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文化金融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实践也越来越丰富,但这两年文化金融在总体趋紧的金融环境中遇到很大困难。在发展文化金融中,需要对一些基本认识有共识,需要认识到实践中最大的痛点是什么,需要找到发展的突破点。


关于文化金融的几个基本认识


国内的文化金融研究,从概念兴起已近十年。关于文化金融,国内形成了基本的语境,也有了很多共识。以下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基本认识。

第一是文化金融必须立足于文化生产,尤其这几年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文化金融更要服务文化生产。

第二是文化金融中金融与文化生产的关系中,主要是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是特性,金融是共性,是一种产业金融,所以文化金融研究从学科形态基本归类为金融学。

第三项关于文化金融的基本特征,它应是以无形资产尤其是版权为核心的一种金融形态。脱离了这个核心,文化金融将失去其作为独立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基础。

第四,文化金融作为一种金融业态,是一个体系,更是一种生态。文化金融表现了金融和文化产业的整体性关系,能在中国兴起,主要因为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会把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显性地摆在桌面上,并且避免不了要依靠政策驱动。目前,我们的文化产业政策大多数是针对产业整体的,文化金融政策也很少分业,都是针对整体文化产业的,但国外的文化金融都是分业的,比如美国的电影金融、欧洲的艺术品金融。


文化金融实践不太乐观


文化金融发展在实践中仍有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何服务文化产业的实体经济、如何以无形资本为核心构建文化金融产品体系等方面。尤其后一方面在实践中并不乐观。

虽然“以无形资产尤其是版权为核心”是文化金融的根本特征,但在实践中,很多金融产品无法做到纯粹以版权和无形资产做金融工具设计。现在很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设计了相应的工具、工具或方案,但业绩很少,每年象征性地做两单,还特别小心翼翼的,挑选企业的时候也要选个上市公司或者国企。面对一般性的小公司时,一定会与传统模式(比如重资产质押)混合在一起使用。显然,在学理上放弃无形资产核心观,文化金融研究基本失去意义,但在实践中坚持无形资产核心论是有巨大风险的。这是文化金融的两难困境。

即便如此,我仍觉得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文化金融的发展都值得期待。因为文化、科技和金融,是未来很长一段周期内每一个产业发展的三元动力结构,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2009年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后我国文化金融进入成长期,这两年遇到金融政策监管收紧,出现一些波动,但总体发展是好的。



应追求文化金融的专业化发展


我国文化金融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当下,文化企业基本可以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同渠道融资;文化金融政策的配套也有发展,包括各地的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建立;文化金融领域基础设施架构有了雏形,包括文化企业征信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但总体上文化金融市场规模还太小,文化金融的市场信息系统目前尚没有建立,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间接数据比较得出。比如:银行信贷系统投放给文化产业的钱占全部贷款比例、债权市场文化相关的债券比例等。这些比例都很小,还有文化保险,都是整体市场规模的九牛一毛。文化金融发展应追求专业化发展,有一些突破点值得关注,很重要的突破点是金融机构的专业化。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支柱,有机构才有专业的工具,才能夯实基础设施。从机构角度上,我国文化金融正在进入专业化发展时期。比如,2010年前没有文化金融专业机构,当下有了,一些银行设立专营支行或特色支行,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投放比例上有一定要求,服务于文化产业的融资租赁和担保公司也有了。笔者认为,文化金融要快速发展,应重视牌照专门化的问题。文化产业银行、艺术品保险公司应该有,而且只能服务文化产业,业务限制了,较少机会成本比较,机构的动力才能被激发。

2016年以来,金融政策总体环境一定会继续防范金融风险,抑制过度投机,所以文化金融处在并仍然会继续处在创新与规范的平衡期,是在调整中发展,规范中突破。这需要发挥创新能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坚定文化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创新方向,文化金融发展迎来繁荣期是必然的。





0512-1.1.jpg

金 巍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专家顾问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

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丨盛世巍言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
24小时咨询热线:138-9002-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