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1658 0690
首页 > 行业资讯 >正文

艺术产业丨艺术 IP,发展正酣


从2016 年“艺术 IP 元年”开始,以艺术 IP 为核心的泛艺术布局正逐渐成为当下中国艺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一时之间,各大博物馆、艺术机构、创业园区等都在谈论如何打造艺术 IP。

那么艺术 IP 背后有哪些内在的逻辑?我们又该如何玩转艺术 IP 呢?




新概念



提到 IP,尤其是艺术 IP, 估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这个艺术 IP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其实,艺术 IP 这个概念在国外早已经非常流行,一般适用于文化产业领域,类似的商业模式在欧、美、日、韩都已经运用得相当成熟了,如众所周知的哈利波特、星球大战、迪士尼等,都无一例外地可以划归为艺术 IP 的范畴。


而在中国,最近几年,艺术 IP 概念开始盛行,从最初的 IP 地址 (Internet Protocol),再到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再到如今 IP 已经大大超越了知识产权的范畴,一个故事,一个形象,一首歌曲,一个 ID( 账号地址 ),都有机会演化成一个个的商业新交易入口,如 IP 公司、IP 游戏、IP 主题公园、IP 周边……围绕优质 IP 可以开发的事情太多了。从本质上看,Ip 的真正内涵可以认为是回归于最初的概念——IP 地址,也可以理解为入口,无论我们的传统商业模式以及互联网、艺术电商的商业模式如何,在真正进入互联网世界时,都需要一个粉丝级的入口,才可能真正获得通往这个世界的通行证,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有其独特性,所以获得一个互联网的入口 IP,也可以形象比喻为拥有一张通往互联网世界的门票。


不过 , 艺术行业本身很特殊,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藏家、经纪人,甚至每一件艺术品,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但艺术 IP 本身带有一种互联网快捷、方便、即时的天然属性,艺术和互联网这两个行业之间有着一个天然的鸿沟,以至于业界有这样一个说法,“懂艺术的不懂电商,懂电商的又不懂艺术”。一个“不懂”,就很容易想当然做事,以为这个行当好做,于是乎有些人就陷入了一个个“无底洞”。




新机遇



我国这几年对文化艺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强,文件频出。


2016 年 3 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文件要求“鼓励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


2016 年 11 月,《“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提出建立文物信息资源和品牌资源的授权机制,鼓励博物馆“通过总体授权、单独授权、专项授权等,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

2017 年 2 月,《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提出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项目和优秀企业”。


2018 年 1 月,《国家文物局 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鼓励文博机构、社会力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并提出了一定的未来希冀,即“力争到 2020 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艺术 IP 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文件的出台为艺术 IP 的发展刮来了政策暖风,艺术 IP 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可以说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早在 2013 年,一款由台北故宫授权、自康熙皇帝批阅的奏折中开发的文创商品“朕知道了”胶带,在台湾可谓红极一时,已经成为了一款现象级艺术 IP。除此之外,这两年四爷雍正“萌萌哒”画像上了笔记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女子走下了屏幕等,都已经成为艺术 IP 领域的典型案例。


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国故宫授权的系列艺术 IP 产品,一年销售额就已达到 10 亿元之多,这其中根本的原因来源于故宫的定位升级,其从市场角度出发,以改善观众体验为目标,把文创产品作为增加收入、提升博物馆品牌价值以及文化传播的方式。目前,我国有 4500 余座博物馆,故宫文创艺术 IP 的探索经验,可以说是一个标杆,其必将给我国的其他博物馆带来更多的启示。




新探索



如今,艺术 IP 已成为一个真正的行业风口,一个优质的艺术 IP 可以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那么,探讨如何发现或者打造优质艺术 IP 的意义,也就非常重大了。


正如我们评估楼盘时,要看其户型、地段、交通、车位等,评估一个艺术 IP 是否为优质 IP 时,也有诸多评估要素 :一是所处位置是否为上升趋势行业,处在风口、上升趋势的位置更容易实现价值扩大 ;二是是否具有原创价值、可持续性开发等核心竞争力,否则就有可能昙花一现 ;三是是否可以产业化,这关系到艺术 IP 的后续增值潜力。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评估和判断标准,还要根据艺术 IP 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不能一概而论。实际上,一个艺术 IP 的孵化需要持续的坚持和开发,才能达成最终的令人满意的商业呈现。


如今,在互联网领域里,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和平台的出现,已经为各种艺术 IP 的孵化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接下来就看这些有潜质的艺术 IP 能不能持续孵化,以及有志于进入这个领域的人士,能不能迈出第一步了。


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般传统的艺术 IP 都是内容 IP,一般都是从一本好小说、一个好剧本、一个好故事开始,进入衍生开发模式,新兴的艺术 IP 模式则不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个人类,以人为主,通过内容、媒体、峰会等途径,制造事件、语录、话题来运营个人的影响力,然后完成从个人到产品、商业体系的传递,如老树画画、张晨初、顾爷。


第二种是专业类,依据持续专业输出,以知识为主,逐步形成某个领域内的“意见领袖”和“行业专家”,如意外艺术、艺术头条等。


第三种是产品类,如上文提到的“朕知道了”胶带,以及收藏天下集团开发的“故宫乾隆帝王宝玺——八徵耄念之宝”和“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等艺术 IP 产品,均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和社会影响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艺术IP 是以人为中心的商业策略,一个艺术 IP 要想获取更多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必须要有一定的核心粉丝,所以要多平台占位,最大化刷取价值感,借助曝光频次和粉丝建立深度联系,只有持续与粉丝对话,才能让艺术 IP彻底火起来。


此外,艺术 IP 价值也不是核定不变的,必须要用持续、高质量的曝光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艺术 IP 的价值,并从艺术 IP 上下游相关资源进行布局,才能打造一条艺术 IP 产业的供应链,为艺术 IP 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如果不能这样,艺术 IP 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就不能放大,不能扩散优质口碑,持续获取并保留住粉丝或者客户就会比较困难。


(来源:根基艺术互联网大会创始人王槄发表于《金融博览》的文章编辑整理。)




艺术金融业务是深圳文交所的主营业务,以艺术品资产化为方向,以艺术品投资为指向,以艺术品资产的版权化、数字化、金融化为手段,通过艺术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五大交易平台应用场景,提供集登记、托管、信息发布、资产交易、资产管理、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业务生态,解决艺术资产流通瓶颈,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高效配置,赋能文化艺术产业。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
24小时咨询热线:138-9002-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