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的层面来说,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艺术衍生品的消费市场在不断地规模化,需求旺盛; 二是世界艺术衍生品产业链的发展面临重塑; 三是中国概念的不断崛起,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介入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的机遇正在成熟。 艺术授权市场 艺术授权,或者是以艺术授权为核心的艺术衍生,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拥有艺术品原型,一个是没有艺术品原型。前者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在原作基础上的高仿真作品、限量复制品,艺术形象与其他产品之间的组合或者艺术形象在不同媒介上的应用,比如印到杯子上或者衬衫上。后者指的是通过创意设计形成了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可以消费的衍生品形式,比如一些艺术机构推出的设计类、工艺类产品,像MOMA设计的钥匙扣等,也可以叫艺术衍生品。 就艺术版权授权市场来说,不管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是发展比较快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语境下以及国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倡导之下。随着我国人均GDP不断攀升,大众消费结构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对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消费。在这样多重的背景之下,艺术衍生品作为一种消费业态,与大众消费有了越来越多的共性之处。 IP驱动的艺术衍生产业模式 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正在经历从“品牌主导的产业链整合的艺术衍生品产业模式”向“IP主导的跨界整合驱动的艺术衍生品产业模式”发展,这标志着艺术衍生品产业开始或者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形态,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出现,更加推动了这一进程。 具体来说,以前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更多的是靠品牌的整合与推动,进入新世纪以来,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进入到产业的范畴,也不断地跨界从而进入了文化范畴,比如IP的范畴。这个时候,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依靠的是IP的驱动。 当然,在最初的时候,IP就是一种单一的知识产权,它在第一阶段时是文本的、原创的,它就是一种版权。后来IP辐射到影视、动漫等领域,这是IP的第二个阶段。现在发展到IP的第三阶段,即整个IP成为了内容生产的灵魂,当产业有了这种内容之后便迅速地与包括影视、音乐、动漫、出版等等在内的产业迅速跨界,从而形成全新的产业链条。 总的来说,“IP驱动”的实质就是创意能力对资源整合与聚合的能力。其中包含两个大的种类,一个是将艺术品或艺术符号与其他产业,比如与商业、与房地产业等进行跨界融合,像迪斯尼乐园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是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资源,如一些元素进行跨界整合。比如爱马仕,它是非常有名的奢侈品牌,现在它的一些产品中也加入了中国的文化元素,比如爱马仕丝巾中采用的苏州丝绸印染技术、山东昌邑丝绸手工的制作技术等等,为其赋予了更多的品牌与文化内涵。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架构基于非遗资源的艺术衍生品产业链,形成基于非遗IP的艺术衍生品产业。 在IP驱动的艺术衍生产业模式中,需要注意: 首先,要创立自己的IP资源,并将其转变为IP产品以及IP资产。 其次,是要拥有非常专业的运营队伍和市场人员。 第三,要按照IP形成的规律去运作。 比如,当IP与电视、电影或者其他业态进行跨界的时候,要注意IP发展的一些规律,不断地创造丰富多样的IP产品,以满足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以前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很明确,指向比较单一,就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件产品生产地越多,边际成本越低。然而在IP的语境之下,市场的需求是多样性、个性化的,这决定了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管理一定也是柔性的。 IP驱动的艺术衍生产业模式 首先是版权保护,这是艺术衍生开发最核心的部分。版权的保护如同其他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然而就目前国内的环境而言,不管是法律的完善、监管的力度还是治理的手段,都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第二,当前人们对于艺术衍生品的观念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些人会觉得艺术衍生品是规模化的工艺生产,所以不管是从价值还是价格上,都使其难以获得一种公平的评判,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第三是产业链条的支撑。一个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各个产业链条能够得到非常有效的拓展,而这种拓展依托的是什么?首先是市场需求,其次是完善的支撑体系。艺术衍生品本身是一种产品,其设计、生产、销售等涉及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事实上,其中的制约因素非常多。除了上面说的两个,还涉及到专业人才的不足、创意设计的缺乏、制作销售环节的不足等等。 第四是艺术衍生品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艺术衍生品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发展步伐比较滞后,艺术衍生品产业企业融资能力弱等现象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观,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与创新过程。 国内艺术衍生品市场面临的问题 全球的艺术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艺术衍生品的概念及其业态形式,在产业要素市场已经发展成熟过程中,不断打破已有的概念与程式,整合并形成新的价值链与产业链,同时形成了条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线:整合价值—创造价值—构架价值链条—构建产业培育平台(新业态的孵化)—形成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 二、艺术衍生品产业正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发展艺术衍生品最为关键的是六个环节:第一是授权,第二是专业的创意与设计,第三是有品质的制造与有质量的生产,第四是整合完善的营销体系,第五是培育与引导消费,第六是体现文化内涵与品质的品牌。除了第二点,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展开。创意与设计的国际化问题,核心是多极化、区域化与本土化问题,已成为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竞争发展的制高点。 三、随着艺术授权业态的不断独立及规模的不断拓展,全球衍生艺术品产业正在走向产品、生产、品牌、消费热点等的多元化,以及新兴业态、业态融合形式及与已有业态重塑再造等多业态共生的发展之路。 四、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及其艺术消费格局的变化,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的格局也正在形成之中,世界新兴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正面临全球艺术衍生品“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如何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及其艺术消费格局建构过程中,如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策下,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与积极政策的优势发挥好,可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 五、随着产业资本与体系的广泛介入,全球艺术衍生品市场正在经历交易体系的再造。首先是艺术商店不断脱离博物馆、美术馆走向实体店;其次是在品牌的整合下艺术商店走向连锁或品牌化经营;三是艺术商店+电商;四是交易平台化+电商。除此之外,艺术衍生品的二级市场也会不断兴起,如拍卖、博览会等形态也在不断兴起。 六、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产业竞争的结果,而是巨大需求牵引的结果。集中的巨大需求迅速整合与聚合了相应的产业要素及支撑体系的培育与形成,并推动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正在迅速完成新的塑造。首先是衍生艺术品产业的不同阶段如授权、创设、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不断独立成为新的业态,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其次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衍生艺术品产业资源的能力与基础正在形成;三是在需求的推动下,新兴业态的产生与老业态的再造共生共存,不断满足越来越个性化、规模化的消费诉求。 七、全球艺术衍生品正在由艺术品的替代品、高端生活用品及礼品不断向资产概念、财富概念转化。也就是说,艺术衍生品正在成为一个投资产品,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的资产配置工具之一。 艺术版权相关问题 当前艺术版权授权平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需要秉持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建立平台的公信力。 其次,必须要拥有大批的用户,才能让艺术版权有一个流通、消费的渠道。 第三,有能力提供综合化、规范化的服务以及提供增值性的服务,一方面要协调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推进被授权方提升创作出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授权产品的能力。 艺术版权授权市场存在哪些风险点? 其一,版权的唯一性能不能成立,以及是否能够对版权进行很好地维护。 其二,版权的内容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是不是有相应的设计能力与生产及管理能力,即研发设计、生产出来的衍生品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制造生产出来的衍生品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第三,产品在市场的定价风险 如何看待对于艺术版权进行投资和质押融资的现象?如何吸引资本的介入? 对于艺术版权来说,之前我们多提及的是它作为艺术品的附属价值,之后发现其本身也是一种资源,而且这种资源还是有价值的,是可以进行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的。现在市场上进行的版权投资、版权质押融资等行为,都是在这之上的体现。 现在来看,对于版权进行投资和质押融资的市场才刚刚起步,其中也有很多制约性因素,比如版权的估值、保护、开发问题,以及法律、市场、产业等方面的制约。要吸引资本的介入,除了要有丰富的资源、专业的人才、完善的市场体系之外,还应该拥有很强的或者潜在的市场盈利能力。 艺术版权交易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第一,版权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发展。版权不仅仅是一个附属品,它也是一种财富。版权首先是资源,这种资源也是资产,这种资产可以金融化,也可以财富化。 第二,版权产业的产业化、国际化。在以前,很多时候谈及的是版权的依附性,比如说借助着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的丰富资源来建设艺术衍生品商店,或者说版权依附于所有方、设计方、生产方等等,使得艺术衍生品产业的链条很短。在以后,版权创作者与版权本身将会越来越分离,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源,将越来越多地被专业化的机构所运营,并不断朝着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就是一开始提到的,由“品牌主导的产业链整合的艺术衍生品产业模式”向“IP主导的跨界整合驱动的艺术衍生品产业模式”发展。 (来源:根据“缤纷Space”刊登的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访谈内容整理) 艺术金融业务是深圳文交所的主营业务,以艺术品资产化为方向,以艺术品投资为指向,以艺术品资产的版权化、数字化、金融化为手段,通过艺术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五大交易平台应用场景,提供集登记、托管、信息发布、资产交易、资产管理、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业务生态,解决艺术资产流通瓶颈,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高效配置,赋能文化艺术产业。 艺术金融业务相关事宜 欢迎咨询 潘女士 1826901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