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合作,未来三年,建行将在业务范围内和满足风控要求的前提下,在信贷规模、信贷政策、业务效率等方面,提供不少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推动工业文化产业发展。 2020年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携手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积极推动工业文化产业发展。 未来三年,建行将在业务范围内和满足风控要求的前提下,在信贷规模、信贷政策、业务效率等方面,提供不少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为工业精神传播、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遗产、工业旅游、工业博物馆(博览馆)、质量品牌、工业文化创意(工业文学艺术作品传播推广)、工业科普、工业文化教育、工业题材影视剧制作等文化产业实体或项目,以及绿色工业、文化装备和产品类制造业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同时,将围绕制造业产业集群企业文化展示中心、工业文化产业,培育以工业文化为载体的文化体验园、研学基地、文化创新创业园区等,打造工业文化嘉年华。加强5G、超高清传输、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文化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5G+4K高清工业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智慧文化产业发展。 01、工业文化产业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 机床博物馆收藏的众多老打字机和显微镜 新华网 早在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便曾经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突出解释了中国工业精神的内涵,即弘扬工匠精神、践行创新精神、倡导诚信精神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意见同时针对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出了具体措施: 01、产业层面 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强化创新设计引领,推动工业设计从产品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鼓励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与设计机构协同发展,壮大工业设计产业。建设开放共享、专业高效的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集群。鼓励发展体现中国实力和文化魅力的设计产品和设计服务。 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推出一批工艺美术珍品。积极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创新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培育一批示范性创新创业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和大师工作室,打造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品牌。 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工业遗产名录和分级保护机制,保护一批工业遗产,抢救濒危工业文化资源。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合理开发利用工业遗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老旧厂房、设备等依法建设工业博物馆。 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各地利用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产业园区及现代工厂等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促进工业旅游与传统观光旅游、工业科普教育相结合。鼓励企业通过开放生产车间、设立用户体验中心等形式进行产品展示和品牌宣传,建设一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 支持工业文化新业态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工业文化创新发展。推动工业文化与数字媒体、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 02、传播层面 完善工业文化传播机制。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工业文化传播体系,不断增加传承载体,拓展传播渠道,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和参与工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推动工业文化教育。鼓励开展工业文化进校园、技能人才进课堂等活动,支持企业、工业园区等设立工业实训基地、青少年工业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多层次的工业文化教育活动。 开展工业文明科普活动。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提高工业文明科普服务能力,举办中国工业主题日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针对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和热点领域,普及工业知识,提高全民对工业发展的认知水平。 加强工业文化宣传。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途径,扩大工业文化宣传。通过博览会、讲坛、大赛等活动,展示工业文化成果,营造发展氛围。支持创作工业题材的文化作品,弘扬中国工业精神,传播当代工业价值观。 03、品牌层面 强化绿色工业理念。推进落实绿色制造,构建高效、清洁的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工业。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能和水准,强化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打造中国制造绿色形象。 培育国家工业品牌。实施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提高工业品的质量和文化内涵。强化品牌意识,坚持增强科技研发能力与实施品牌战略并重,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品牌。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工业文化发展与科技实力、制造能力的同步提升,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提高我国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树立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多角度、立体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工业形象,展现工业整体实力,提高国民对中国工业产品的认同感,增强国外公众对中国工业产品的认可度,提升中国制造美誉度。 02、工业文化旅游 近年来,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正在深度推进,工业旅游作为独特的一个板块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相关数据显示,近3年来,我国工业旅游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31%,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4.5%。已有不少城市以及知名工业企业开发了工业旅游项目。 观众在重庆工业博物馆内参观 新华社 工业旅游主要由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工业景观等构成。通过让游客置身其中,见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并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掌握更过的工业知识。与普通的观光旅游相比,工业游更具现场感、参与性和动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发展工业文化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工业遗产和企业、园区、基地等,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开发集生产展示、观光体验、教育科普等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厚植工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近两年,不少省市也纷纷推出工业旅游线路。 2018年9月20日,上海市旅游局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等部门进行的工业遗产调查的基础上,推出了5条经典线路或全市其他100余家工业旅游景点。 2019年5月31日,陕西首条工业文化旅游线路开通,线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设计为一日游,设置了西凤酒厂和周公庙景区两个参观点。 2020年1月1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发布了包括首钢在内的12条工业旅游线路。包括4条工业精品游线路、6条工业主题游线路和2条与工业遗产有关的夜游线路。 2020年4月1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名单》,包括广州观星康美之旅等20条线路。 03、工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少城市的工业遗产面临着或存在、或消失的重要抉择。有关专家指出,保护有价值、有内涵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具有特殊意义。 天津东丽机床博物馆 新华网 国内的工业旅游主要分为工业遗址改造旅游和现代化工厂参观旅游,有媒体总结道,目前我国工业文化遗产的利用开发模式可以总结为博物馆模式、游学模式、开放空间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创意产业园模式、旅游度假地模式、区域一体化模式和工业特色小镇模式。 2014年,国家文物局曾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导则》,《导则》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全面规范,其中《导则》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本地公众在工业遗产调查、信息传播、保护利用中的协商和参与活动。 参观者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拍摄工厂生产场景 新华社 2018年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办法》: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依托国家工业遗产建设工业博物馆,发掘整理各类遗存,完善工业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 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 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业态。 文章来源丨中经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