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至1月5日,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在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经管学部部长、教授范周发表了题为《以“文化小康”助推“全面小康”》的演讲。演讲中,范周提出,以“文化小康”助推“全面小康”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其中包括处理好基本文化服务和高端文化需求的关系。以下是其发言全文。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经管学部部长、教授范周发表演讲。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 摄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跟大家汇报一下感受和体会,这个题目讲小康社会当中文化建设问题,我直奔主题,包含四个关系。
第一个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
第二个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小康建设的关系,
第三个处理好基本文化服务和高端文化需求关系,
第四个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关系。
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
今年要全面实现小康,除了我们经济衡量指标以外,其实大家也在思考,经济上的脱贫可以量化,我们精神上、文化上的脱贫其实很漫长,不是我们用一个运动和命令可以实现的问题。
我们在思考,经济上实现了小康,我们文化建设是不是目前可以同步小康?国家考核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时候,建立高度发达区县的时候有没有文化的指标?
我们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继续放大。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我们从一开始进行文化产业发展包括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这一次我们在四中全会强调了更加明确,而且态度更加坚决,坚持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无论是不是小康社会他都很重要,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
我们的很多文化产品有一部分市场效益还可以,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但是在看待和引导这方面我们缺少一个考虑。
比如一个现象级的网剧。大家知道,网剧的受众人群是我们现在的90后和00后,甚至有一部分80后。而这样的受众量很大的剧却常常没有经过国家政府评审或获得相关的支持。
年轻人中对网剧的热爱程度、热衷程度、追捧程度往往超过了我们想象。我们设计的时候把这部分因素考虑进去。
我举一个例子,甘肃是欠发达的省份,它坚持这方面的工作,文化供给和市场有效对接。他们没有从中央财政和省委财政筹措到很多的资金。他们把资金放在了文化市场上面,短期内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举办一些活动,扩展一些市场渠道。
甘肃文化发展全国怎么算都排不到前10位,但是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建设他们结合得很有甘肃特点。200多个文化企业年均900万文化产品,营销到全国各地产生了不错的成绩,是政府引导的结果,同时打造文化精品,最近这两年甘肃在一系列的动作当中,艺术院团排了很多在当地很有影响、走出甘肃后也很有影响的剧目,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
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小康建设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参与文化小康建设的关系,小康建设各种考核刚性有很大的空间。
浙江安吉这个地方生态特别好,当地的竹林、当地的白茶在整个江浙地区很有名。短短不到10年,依靠生态,这个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化。其中,利用绿水青山把经济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
这些和文化分不开。42万人的县城,房价现在达到4万。为什么这么高?和杭州不是特别近,离上海一个半小时,主要是文化输出!全世界最主要的16个酒店有10个在安吉开设了分店。
文化资源对各个地方的旅游都是“热土”。现在三四线城市都不算,它是一个县城,这方面的变化却非常大,这得益于文化的助推和助力。
政府在考核整个产业结构时把文化和旅游要求都放进去了。它没有大型的文化设施的项目,但是已经可以看到美丽乡村建设和我们文化建设完全融入在一起的。
安吉这个地方可以作为第二阶段美丽乡村的范本。政府很注重民意。我们看到大片大片的竹林没有实际的开发,原因是当地村民不愿意,不要为了暂时的很快致富,而把生态破坏。当地老百姓实际的获得感和收益是要考虑的,不是我们政府认为的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最好的。
处理好基本文化服务和高端文化需求关系
第三,处理好基本文化服务和中高端文化需求。基本文化服务是保底的,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很重要。但对于中部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国家出台的文化内容远远不够。
在哈尔滨的黑龙江省图书馆,市民在阅读图书。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在这样一个南北、中西差距特别大的时候,应该兼顾到中高端的文化需求。我们在整体设计、顶层设计兼顾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
一方面加强我们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我们北京调研当中,特别是文旅部调研当中,很多地方公共文化平台有,但是作用发挥非常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相当一部分是形式大于实际。
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各种各样层级的需要是现在需要考核的。
前年开始,国家要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每年投资800亿进行绩效考核。
全国人民都需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需要,给我们文化供给提供很大的空间,我们这方面实质上的对应有一段距离。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国外文化
最后一个,借鉴国外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也知道本土继承创新。如何吸收和借鉴是一个新的课题。
吸收和借鉴过程当中,李子柒争议非常大。李子柒让我们多了一种海外传播的方式。
政府主导的花数以百亿的项目应该反思绩效的问题。我们不是搞一个工程万事了,我们考虑实效性达没有达到它的效果。
中国人出去旅游和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这两个是最好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不是硬梆梆地中国文化“走出去”。
李子柒尽管用包装的手段,团队的手段,操作的手段,但是她凭借一己之力拥有了几百万海外粉丝。这说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其实研究不是文化本身的东西,关键是我们传播过程中传播到点子上,更加精准传播,双向的、互动的,而不能让人家被动接受,这是不可能的,根本做不到的。我们应该给李子柒更多的包容,向她更多的学习。
时间关系我把四个关系给大家交流一下,谢谢大家。
扫描或识别以下二维码可收看主论坛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