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核定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议核定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
会议强调,要坚持价值优先、质量第一,保证真实性、完整性,健全法规制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有效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遗存,促进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认为,这是我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务实举措。
宋新潮表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和重要标识。1961年,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一批180处国保单位。目前,我国已有4296处国保单位。
“70年来,我国的文物保护实践证明,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作为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是有了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才得到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他说。
宋新潮认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核定,给我国文物部门保护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他说:“国家文物局将会同中央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做好文物保护‘四有’等基础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实招硬招,深入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工作,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让广大百姓分享保护成果,让文物活起来,在当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潭柘寺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尹彦宏 摄
目前为止,国务院已公布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4296处。
前七批公布时间及数量
第一批:1961年3月4日公布,共180处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33处) 石窟寺(14处)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77处)石刻及其他(11处) 古遗址(26处) 古墓葬(19处)
第二批:1982年2月23日公布,共62处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10处))石窟寺(5处) 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28处)石刻及其他(2处)古遗址(10处)古墓葬(7处)
第三批:1988年1月13日公布,共258处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41处)石窟寺(共11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165处)石刻及其他(共17处)古遗址(共49处)古墓葬(共29处)
第四批:1996年11月20日公布,共250处
古遗址(共56处) 古墓葬(共22处)古建筑(共110处)石窟寺及石刻(共1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50处)其他(共2处)
另有12处归入到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第五批:2001年6月25日公布,共518处
古遗址(共144处)古墓葬(共50处)古建筑(共248处)石窟寺及石刻(共3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40处)其他(共5处)
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计23处)
第六批:2006年5月25日公布,共1080处
古遗址(共计220处)古墓葬(共77处)古建筑(共计513处)石窟寺及石刻(共计6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计206处)其他(共计1处)
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106处)
第七批:2013年5月3日,1944处
古遗址(共计516处)古墓葬(共186处)古建筑(共计795处)石窟寺及石刻(共计11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计329处)其他(共计7处)
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
全国各省国保单位数量排行榜
山西:452
河南:358
河北:273
陕西:243
四川:230
浙江:230
江苏:224
安徽:204
山东:191
湖南:183
湖北:148
内蒙古:141
福建:137
云南:132
甘肃:131
辽宁:128
江西:128
北京:126
新疆:113
广东:98
吉林:76
贵州:70
广西:66
重庆:55
西藏:55
黑龙江:48
青海:44
宁夏:35
上海:29
天津:28
海南:24
全国地市国保单位数量前10名
1 山西运城市:90处
2 河南郑州市:72处
3 河北保定市:68处
4 山西长治市:66处
5 山西晋城市:65处
6 山西晋中市:65处
7 江苏苏州市:59处
8 陕西渭南市:52处
9 陕西西安市:51处
10江苏南京市:49处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