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1658 0690
首页 > 新闻动态 >正文

艺术鉴赏丨从画法看青花瓷的特征(之二)——元青花


1575007540881658.jpg



编者按

青花瓷始于唐,兴盛于元。元青花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本专题根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讲师陈殿授课内容节选整理,从画法角度来探寻青花瓷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鲜明特征,为青花瓷鉴赏提供一个直观可察的视角。

元青花


放前,古董市场上是没有元青花这个品类的。1927年新加坡华侨吴赉熙将原北京智化寺的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运销至英国时,并没有引起关注。1956年美国人波普出版了《阿德比尔神殿的中国瓷器》,这本书里正式宣布14世纪的青花瓷已经被鉴定出来,此后才引起学术界和古董商们对元青花的广泛关注。智化寺这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后来被英国大收藏家大维德收藏,因此被命名为大维德瓶。


0417-3.1.jpg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大维德瓶)


这对大瓶器形复杂,形体大,加耳饰算一层的话,有九层纹饰,几乎囊括元青花绘画的全部内容,就差人物没有画。后来纹饰层次多,内容相仿的元青花,都被统称为“至正型”元青花。


冯先铭在《中国陶瓷》中指出:元青花鉴定要点之一是,青花色泽有浓翠及灰淡两种,均有铁斑。


张英《元代青花与五彩瓷器》中认为,进口料高铁低锰,烧制出的青花,上面呈色浓艳,有黑色斑点,在浓聚黑色处闪烁如铅,俗称“锡光”或“铁锈斑”。


0417-3.2.png


相比唐代青花,元青花在笔法、刀法、还有青花料法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在同一种元青花器物上,有些笔法有很多黑斑,有些没有或者很少黑斑,可以根据对黑斑的画法研究来鉴定元青花的真假。


元青花的画面一般是由线条和填色两部分构成,线条主要有铁线、鱼骨线和箍线,还有刀刻画出来的线条。填色主要有点按、搨料、涂料、抹料等填色笔法。无论是何种笔法,每笔都分起笔、运笔和收笔这三个运动。


一、线条


青花纹饰中常用的线条是铁线、鱼骨线以及箍线,是用狼毫等比较硬的、有较好弹性的笔来描线。


铁线:自始至终粗细一致,用来表现青花纹饰的轮廓和结构的线条。如汤和墓出土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上牡丹纹的花和叶的外轮廓,就是用铁线来表现的,其上斑点的直径大都宽过线条,因而在线条上形成高低不平的突起,有些斑点紧密相连,有些斑点断续出现。


鱼骨线:一般用来描绘人物的衣纹以及花卉的叶脉和筋纹等。“描鱼骨线,要落笔重起笔轻,形成上扁下圆像鱼骨刺,故名鱼骨线。”如汤和墓出土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上的牡丹纹的叶脉,即是鱼骨线所画,上面斑点大都断续出现。


箍线:器物上首尾相连的箍线基本是在陶车上车出来的。汤和墓出土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上的环状箍线无论颜色深浅都没有斑点。

              

0417-3.3.jpg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     


大部分元青花瓷器的箍线没有斑点,只有湖北省博物馆藏1984年黄梅十里村小学出土的元青花莲纹玉壶春瓶上的箍线有斑点。这些有斑点的箍线中肩部的箍线比较粗,腰部的箍线线描的起笔和收笔处不重合,说明是填笔或重笔。该件青花瓷无斑点的箍线颜色比较淡,而且其他元青花的箍线也基本比同器物上其他纹饰的颜色较浅。这说明可能是画箍线的转速较快,使得附着在瓷坯上的青花料比较少,或者画箍线的青花料本来就比较稀而颜色淡。


0417-3.4.jpg

元青花莲纹玉壶春瓶


因此可以总结,一笔所画没有重笔的箍线一般没有斑点,而重复用笔的箍线可能有斑点。


刀刻线由于刻出的线槽很深,容易让青花料的颗粒在线槽里集聚,因而大都有斑点。



二、填色


填色的斑点同样有其笔法的成因。元青花填色法是用羊毫等比较柔软的笔绘制,笔头稍大,蘸料充足,直接描绘写意的形象,如牡丹叶、竹叶的写意绘法,这种笔还用来点按、涂抹、搨染纹饰深浅不同的色调。


点按填色法:即先描轮廓线再用笔点按处理色调。如上饶市信州区博物馆藏1986年江西上饶市出土元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中的莲花花瓣,一般是用蘸饱青料的笔头从花尖开始向根部方向运行点按,就呈现花瓣尖浅,笔肚落笔处深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看到,收笔处的斑点也相对比较多。

     

0417-3.5.jpg

元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


涂料填色法:即纹饰描线,平涂青花料处理纹饰的色调。涂料的动作是笔尖会“Z”字形循环往复,或者一笔一笔平涂。涂料填色法出现黑斑较多之处在于笔的循环往复和收笔时笔速慢至停顿时青花料流下来造成青花色料的集聚,因而容易出现斑点。


安徽省太湖县文物管理所藏1998年太湖县出土元青花花鸟纹盏托,从该盏托的鸟羽来看,出现黑斑较多之处,基本集中于起笔处与收笔处,造成这种黑斑的原因是,起笔与收笔时笔速较慢,青花料流在坯面较多而容易集聚出斑点。


0417-3.6.png

元青花花鸟纹盏托


抹料法:抹料和搨料法的用笔类似,下笔时稍微有点重,但行笔时稍微有点斜,然后边提笔边收笔。主要用来画竹叶等比较窄的植物叶片。南京市博物馆藏沐英墓出土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从其竹叶画法来看,叶根部颜色较深,叶稍处颜色比较浅,符合实按而虚起的表现。观察元青花的竹叶纹,大都没有斑点,少量有斑点的都在叶根部,可能是下笔实按而使青花料多集聚而致。

   

0417-3.7.png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因此,元青花的斑点的形成与青花的笔法息息相关。出现斑点的笔法中,线条主要集中在铁线和鱼骨线上,箍线一般不出现斑点;填色中的斑点则主要形成于点按填色法、涂料填色法和抹料法中。搨料法一般不出现斑点。


还可以从青花纹饰与器型功能的关系来做鉴定。元代墓葬出土,餐具类的青花瓷有日用的碗、盘、盏,都没有人物纹。出口的大餐盘有的用来装食品,如伊朗国家博物馆藏的青地白花孔雀牡丹纹碗、青地白花莲池水禽纹菱口盘、青花波涛龙纹盘、青花莲池鸳鸯纹盘等,都没有人物纹。


餐具的功能是用来装菜盛饭或别的食物,被食物覆盖后就难以看清所画人物纹,因而无需画人物纹,或者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不画人物纹。如果看到餐具画人物纹的,基本就可判定是造假的元青花。


(下节预告:明青花)



馆藏文物欣赏


0417-3.8.png


此瓶造型优美,撇口,细长颈,圆腹且下垂,圈足,形体秀美。饰釉下青花。内口沿绘如意头,圈足为卷草纹、腹部主纹为人物故事。中间头戴凤尾高冠、身着甲袍的武将正是蒙恬。后立武士双手握书有“蒙恬将军”的大旗。前一武士抓一跪着俘虏,另一武士似作汇报,人物间点缀以怪石、篱笆、芭蕉、竹叶、花草等,画面繁而不乱。此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


名称:元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

年代:

尺寸:高30cm,口径8.4cm

来源:1956年湖南省常德市出土

现藏于: 湖南省博物馆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
24小时咨询热线:138-9002-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