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是兼具文化发展与区域发展的系统性任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乡村文化传承
当世界步入创意经济时代,一些地方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村的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等,实现乡村多元产业的复合和价值叠加,形成了多种乡村产业发展模式。这些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乡村文化传承模式主要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发展形成的,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的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荣获2011-2013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的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的平乐村,以农民牡丹画而闻名全国。千百年来,平乐村民有着崇尚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事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牡丹花会的举办和旅游业的日益繁荣,与洛阳有着深厚历史渊源而又雍容华贵的牡丹成为洛阳的重要文化符号。游人在观赏洛阳牡丹的同时,喜欢购买寓意富贵吉祥的牡丹画作留念,从事书画艺术的平乐村民开始将创作主题集中到牡丹。
目前,平乐村拥有国家、省市画协、美协会员20多名,牡丹画专业户100多个,农民画家800多人,年生产牡丹画8万幅,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画作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以牡丹画产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种乡村文化传承型的发展模式。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培育工作的承接方,围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发展现状,从文化振兴乡村入手,以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为目的,制定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年培育计划》,打造传统文化产业化以乡为单位的重点培育案例,以金融、资本、产业的视角发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资源优势,推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