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郊安义县石鼻镇境内,有一座由三个自然村落聚集形成的古建筑群——安义古村,保存至今的有明清宅院120余幢,随处可见古街、古井、寺庙、祠堂等,良田万亩、翠竹匆匆,建筑古朴精美,幡旗高挂,是典型的赣商文化村落,自2017年以来政府在村落的开发建设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让古村成为了吸引了无数游客的旅游胜地。 但是随着古村名气越来越大,在保护工作方面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政府推出了奖补措施,居民也积极希望修缮工作得以开展,但提交的申请材料却寥寥无几。古村群中特别是以罗田村为例,遭到了大面积的损坏,倒塌或面临倒塌的古宅,因为没有及时维修,又常年风吹日晒,杂草丛生。墙面地面布满青苔霉斑,屋内立柱开始腐烂,墙柱脱落。一些村民甚至将古宅变卖或修建楼房,古村里有200多幢建筑,几乎都需要抢救性的维修,而因为这些原因目前只有100幢被列入修复范围。村民想要修缮,但是想要付诸行动还是显得不切实际,而政府补助资金有限,修缮费用巨大,引入资本也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同时古宅产权模糊,涉及多户人家,面对古宅修缮问题上有的愿意掏钱维修,有的因为产权的不明晰认为维修没有价值和意义,想要村民自费维修几乎不可能。 安义古村的现状戳中了当下古村古镇发展文化旅游的痛点。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而资金却是现实问题,需要社会资本的加入提供解救之道。长期以来,我国古建民居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只有一种依赖,就是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行为。只有这一手是不够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古建文明的保护,国家行为是主体,各国各民族都必须动员国家机构、企业、个人等全社会的力量,使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这才是行之有效的。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古建文明的保护就必须有国家计划和市场参与两个手段,市场参与的核心要求必须是以资产化为前提,也就是说,使非资产化的古建民居成为资产,即不值钱的所谓遗产成为值钱的资产,才能使其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个由遗产到资产的过程就是资产发现的过程。 深圳文交所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在古建民居资产发现的过程中,要对每个古建民居资产进行确权、确真和确价,为强化古建民居的资产属性再附加了多重金融化手段,提供财产保险、银行托管、资产信托、文化和盈利模式附加等资产管理产品,实现了资产发现后通过交易和流转进入价值发现的过程。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将为亟待保护的古建民居引入资本,加速实现对古建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同时,我们更注重挖掘古建遗产的文化内涵,遵循历史文化的原有肌理,真正盘活“沉睡的资产”,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活化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